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建工产业链主体是:项目投资、勘察设计、材料供应、建筑施工、配套工程、运营管理销售、售后服务。
工程建设行业,包括建筑、市政、路桥、水利工程、电力能源建设、轨道施工等领域,2007年--2017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占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从2007年的42.60%逐年递减,2016年占比仅32.45%,2017年占比有所反弹,提高至33.87%。
2017年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6.73%,所占比重较上年提高了0.07个百分点。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建筑业企业单位数量共计84185个,同比增长了5.04%,吸纳了4698.73万从业人员,同比增长了4.76%。无论从GDP的贡献、就业容纳能力来看,建筑业都是无可争议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建筑设计是建筑的灵魂,不仅提供建筑的外形和空间结构,更是塑造人类生存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有效载体。因此,建筑设计和研发及其延伸行业的发展是推动我国建筑业转型和升级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我国建筑业实现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有力推手。
近年来,包括装配式建筑设计、BIM、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绿色建筑等在内的新型理念和技术受到国家和社会大力鼓励和支持,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十年轮回,从BT 到PPP 模式的变迁反映政府对融资渠道的渴求BT 模式兴起于2003 年,沉寂于2013 年,经过10 年的发展,最终因地方政府难以抑制的投资冲动造成大量地方政府债务而受到政策打压;在BT 模式终结的同年,PPP 从开始被提及,到2014 年正式出台鼓励政策,15 年起步,16 年高速发展,17 年开始规范,国内的政府项目投融资模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无论是BT,还是PPP,一经推出,均在短期内形成极大规模,后面反映的是地方政府融资手段的缺乏和对基建资金来源的巨大需求PPP 时代的高增长可持续性或优于BT 时代。
从两个阶段的增长水平来看,PPP 时代增速的高点与上一轮基本持平,但是考虑政策的持续性,融资模式的先进性,我们有理由认为PPP 时代的高增长持续性应优于BT 时代,单从政策面来看,BT 时代上一轮在经过两年左右的高速发展后,在12 年就开始以一刀切的方式受到政策的禁止;PPP 时代,在PPP 模式刚刚爆出问题端倪时,政府通过诸多规范政策及时对行业进行了规范,规范政策的出台实际上是为了行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PPP 时代毛利率低于BT 时代,但更快的周转带来ROE 的上升趋势BT 时代,行业毛利率相对平稳,2010-2013 园林板块销售毛利率基本维持在30%,到2015 年下降至26.21%,而PPP 时代,毛利率较2015 年低点有所恢复,但并未能恢复到BT 时代的高位。
从现金流的角度看,BT 时代,园林公司收现比持续下降,2010 年板块收现比为70.7%,到2013 年降至53.7% ;且整个BT 时代,园林公司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保持负值;而PPP 时代园林公司在保持超过70%的收现比的同时,经营现金净额迅速转正,2017 年园林板块(六家园林公司)经营净现金合计24.8 亿元。
由于周转持续变慢,BT 时代的ROE 呈下降趋势,而PPP 时代,尽管目前ROE还未恢复至BT 时代的高峰,但由于PPP 时代企业杠杆率增加且周转在加快,ROE 呈现上升趋势;
PPP 时代,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更为明显BT 时代,行业集中度有一轮明显上升,根据我们的测算,2010 年,CR4集中度约为1.42,到2013 年,行业集中度提升到4.29%,平均每年提升0.96 个百分点;而PPP 时代,行业集中度向龙头集中的趋势似乎更为明显,2015 年,CR4 集中度为3.86,而2017 年,CR4 显著提升至6.10%,平均每年提升1.12 个百分点,PPP 模式对资金,企业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龙头公司更为受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成就显著,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了民生福祉,行业市场容量持续扩张。但是建筑行业仍然存在技术水平低、劳动力密集、环境污染严重、施工效率低、产业链割裂等痛点,行业参与主体碎片化竞争特征明显。为解决上述痛点,建筑行业已经开始从技术水平、商业模式等方面转型升级。
为解决建筑行业在施工效率、质量安全、成本控制方面的痛点,建筑行业最重要的技术革新体现在装配式建筑和BIM 两大领域。
① 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区分于传统的建筑方式,是将建筑所需要的墙体、叠合板等 PC构件在工厂按标准生产好后,直接运输至现场进行施工装配,实现了从“建造”到“制造”的转变。与传统现场浇筑的生产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环境友好、缩短工期、提高施工安全等优势。
② BIM 技术
BIM 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这一模型既包括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时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可以通过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将两者结合,为设计团队和施工团队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从而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缩短工期,有效实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③装配式建筑和 BIM 技术相辅相成
由于装配式建筑将标准化的PC 构件在工厂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因此从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即需要考虑构件的生产、安装、维护等,并在设计过程中与结构、设备、电气、内装等紧密沟通,进行全过程的一体化思考。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应用 BIM 技术,可将设计方案、制造需求、安装需求集成在BIM 模型中,从而在建造前统筹考虑各种要求,提前消除实际制造、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此外,通过建立装配式建筑的BIM 构件库,还可模拟工厂加工,以“预制构件模型”的方式进行系统集成和表达。因此,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装配式建筑可整合建筑全产业链,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化集成。
随着建筑市场监管越来越严,新形势下建筑市场多向发展,而小型、民营建筑企业在大趋势下,如何在大环境中分一杯羹,抓住机遇、获取项目,增加企业盈利,这将是许多民营企业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文章来源:北大纵横,作者:王健;
【数商云www.shushangyun.com】致力于提供企业级的电商平台服务,长期为大中型企业打造数据化、商业化、智能化的网上商城系统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还提供B2B电子商务网站、B2B2C多用户商城系统、B2C电子商务系统、跨境进口电商平台、供应商管理系统、新零售电商平台、直播电商系统等一系列系统定制开发服务。